(资料图片)
香港《南华早报》8月26日文章,原题:对中国经济问题幸灾乐祸,美国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为他人的不幸而高兴,是不明智的,因为他们可能生存下来并在你的坟墓上跳舞。看到一些人乐此不疲地渲染中国的经济问题时,我想到了这个寻常道理。
一些西方政客、分析师和媒体似乎乐于抓住中国出现问题的任何证据——无论经济放缓、房地产和金融业问题、人民币疲软还是贸易减速,并带着一种“早就告诉过你”的自鸣得意。幸运的是,也有些人采取了更为平衡的观点。
比如芝加哥记者利里克·休斯·黑尔。今年1月,她曾预测中国经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从疫情中恢复过来——考虑到经济下滑的程度,这是明智的预测。她并非唯一持这种观点的人。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专家尼古拉斯·拉迪也认为,对中国过于悲观了。他最近撰文称,(西方)经济学家、记者和分析师近来出现一种共识,称中国的问题预示着一个更为严重的长期问题。拉迪认为,这种流行评价可能为时过早,可能是错误的。诚然,中国面临不少挑战,包括美国等对技术转让的限制等。但对形势的仔细解读“并不支持有关中国经济增长正陷入将持续数年的严重周期性下行的观点”。
另一位为中国立场发声的是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詹姆斯·加尔布雷斯教授。在最近的文章中,曾任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改革首席技术顾问的加尔布雷斯驳斥了有关中国的困难源于高储蓄率、庞大银行存款等问题的说法。他指出,西方经济学家30年前曾向中国宣传过类似主张,即减少投资,增加消费。他说,这类口号“毫无意义,今天依然如此”。他发问:“中国应该有更多汽车,但道路更差,加油站更少吗……中国人是否需要更多食物和衣服?”这些反问涉及的问题,往往被那些不假思索的中国抨击者所忽视。
许多(西方)分析家热衷于抨击中国,却似乎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目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阴影的贸易放缓,更多是由美国而非中国的行为造成的。
特朗普采取加征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措施,拜登加以扩大。这些措施的主要目标是中国,但就效果而言,也成功伤害了许多依赖中国强劲进口需求的国家。在保护主义和不信任的氛围中,世界根本无法繁荣发展——而这种氛围正是由西方国家积极营造的,目前的道路只会导致更多经济困难、社会痛苦甚至对抗。
一些西方国家几乎每天都对中国恶语相向,促使中方回应。经济抨击与良性竞争完全不是一回事,容易成为实际冲突的借口和诱因。这种情况下,谁会在谁的坟墓上跳舞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安东尼·罗利,乔恒译)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